中国青年网:长大学子三下乡:品味花鼓戏之美,共叙花鼓戏之魂

发布时间:2021-08-12 责任编辑:admin  作者:姚金安  来源:学工办 

中国青年网长沙8月11日电(通讯员 陈茂 林锦怡) 湖南花鼓戏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更是湖南人记忆中的乡音和乡情。为了守护这份记忆,向社会、向外国友人传播花鼓戏蕴含的独特湖湘文化,7月10日,外国语学院情“戏”花鼓暑假社会实践团走进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、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、美孚洋行等地,探寻花鼓戏之根,与外教一起现场观看花鼓戏《桃花烟雨》,品味花鼓戏之美,在湘江中路实地采访花鼓戏爱好者,共叙花鼓戏之魂。

一件物品说过往

7月10日,小组成员走进长沙太平老街美孚洋行。在博物馆内,实践团成员看到了经典曲目《刘海砍樵》的服装,充分领略湖南花鼓戏的服饰之美。玻璃橱窗内,放着书页泛黄的剧本和介绍花鼓戏剧院的演变的黑白照片,展示着湖南花鼓戏悠久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。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参观有所收获,但美中不足的是该馆只存留有物件,而未曾保留湖南花鼓戏的音乐、唱腔、表演等内容。

图为实践团在美孚洋行了解湖南花鼓戏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锦怡 摄

7月13日,实践团来到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。在那里,小组成员看到利用现代科技展示的《刘海砍樵》影像片段。在现代科技帮助下,音乐、表演、服饰都不再是单独保存,而融为一体,以视频方式呈现,更加鲜活生动。实践团成员都被这种方式所吸引,围在展示台前认真观赏,都纷纷认为这种新方式更加新颖有趣。小组成员李志玲表示,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,应该与时俱进。这次参观既让她领悟了湖南花鼓戏文化,更启发她思考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帮助湖南花鼓戏的传承。

一段记忆系当下

“我爸爸小时候带我去看花鼓戏,看了几回,自己也爱上了。”一位湖南花鼓戏爱好者在接受实践团采访时回答道。受访者年龄在四十岁左右,受家庭的影响,他的心中从小就埋下了一颗热爱湖南花鼓戏的种子。在采访过程中,小组成员了解到这位叔叔出于种种原因,他曾有近二十年没有接触湖南花鼓戏。但当他重新听到熟悉的韵律,似乎有什么东西与幼年的喜爱发生了共鸣——他又爱上了湖南花鼓戏。小组成员听了这段故事,感慨这位叔叔与湖南花鼓戏之间的羁绊,深刻感受到湖南花鼓戏承载了许多人的乡情和过往的回忆。当谈及如何看待湖南花鼓戏的传承问题,他认为观看途径少、年轻人接触少是湖南花鼓戏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。“没有接触就没有观众。”他指出,“我们终究会老,最后还得看你们年轻人。”团队成员深受触动,表示更加懂得这此实践的意义所在,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。

 一场表演寻未来

7月10日,一场湖南花鼓戏演出在湖南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上演。团队成员和外教一起观看了花鼓戏《桃花烟雨》。《桃花烟雨》是一部以“精准扶贫”为题材的大型现代戏花鼓戏,故事的背景为湘西苗家的桃花寨,兼具湖南特色和少数民族风情。精彩绝伦的演出让小组成员震撼不已,却也思绪万千:湖南花鼓戏不应该活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,更应该被年轻人拥抱,被世界所称赞。

图为湖南花鼓戏《桃花烟雨》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锦华 摄

在观看过程中,外教不停鼓掌,拿出手机拍照。表演结束后,外教在对剧情任何了解的情况下,仅仅依靠演员的表演便大致读懂了整个故事,感受到了花鼓戏之美。他感慨道:“这是我来中国四年后第一次知道并观看了花鼓戏,真的很独特很美。在美国,我们几乎很少会像这个故事一样,一个地区的所有人为同一件事情而努力,我们更多的是每个人干各自的事情。”

团队成员陈锦华表示,这次活动对实践团来说不仅仅是一场传统的表演,更是一次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。外教对湖南花鼓戏的好评,让她们看到了湖南花鼓戏外宣的希望与价值所在。湖南花鼓戏作为传统的剧目,它的一颦一簇、一动一调都铭刻着一段的时光,承载着许多人对过往青葱岁月的怀念。湖南花鼓戏蕴藏着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,饱含着一代代表演者的智慧与情感,应当被传承与传播。团队指导老师陈茂表示,团队会继续为文化传承助力,向社会、向外国友人展现湖南花鼓之大美。

图为实践团成员出发前的师生合照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锦怡 摄

中国青年网:https://xiaoyuan.cycnet.com.cn/s?uid=2912734&app_version=1.3.0&sid=902287&time=1629079258&signature=z5NPeoJjl0pEAqLZYQM4q2nl6Cgbkk7692Vrk3gBdwXDyWK8bv&sign=a1176c00d4d3287c73c528b9c6f39b6a


版权所有: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: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洪山路9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