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人物特辑:疫战中的“她”力量

发布时间:2020-02-21 责任编辑:admin  作者:陈茂  来源:心理部 

 

这个像被按下暂停键、

安静得超出想象的春节

是不是让你觉得不习惯

没有了其乐融融的年夜饭

没有了串门拜年的闹哄哄

新型冠状病毒将一切取而代之

它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肆虐

无数人被卷入其中,

包括我们、也有她们

她们是护士、医生、军人、社区工作者、警察……

她们在自己岗位上迸发出的深厚力量

她们在这一战中展现的女性力量

值得被记住

小窗制作了这份写满名字的女性工作者备忘录

以此感谢那些温柔、独立又坚毅的力量

疫区摆渡人:志愿司机 李杰

202023日武汉宣布封城,市内地铁、公交停运,医护人员出行面临困难。一群志愿者自发集结,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的接送服务。

李杰便是其中之一。

我是宜昌人,今年50岁了,在武汉呆了快30年了。那天我在群里看见有人丢二维码,说是专车志愿者,我就报名了。医生都在一线,我觉得我也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。

那个时候天天有人给我打电话,说不要出去。我女儿也天天跟我视频,交代我别出门,说外面很危险。

所以,我没告诉任何人,要做就自己去做。他们知道的话,可能会阻拦我,我也怕家人担心。刚开始还没有防护服,我就戴了两层口罩。我没什么纠结的,反正自己保护好自己。

现在我每天要花10来分钟穿防护服,擦拭消毒相对比较麻烦,我一般擦两到三遍,穿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接触皮肤。 李杰(右)

我接的很多都是女同志,她们的家人,如果不是医护人员,也走得早,回家过年了,就剩下她们一个人留在武汉,跟我一样。我们都想让病毒早日散去。等这次疫情过了之后,我觉得,一定要珍惜生命,其他事情都可以想开点,日子过得简单一点。 【以上自述摘自《人物》杂志官方微博】

 

最美逆行者:医护人员

疫情发展以来,穿着白衣的她们是这一战中最累的“战士”,她们卡着时针的步伐,与病毒搏斗,拦截生命倒计时。

“这是我们的责任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”她们总这么说

“我报名支援一线”她们总这么做

但当镜头聚焦她们的面孔时 她们却又说“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关注”

被消毒液侵蚀的双手

被口罩勒出的压痕

为更高效工作而减去的长发

这些在工作岗位上散发着诚挚的光与热的

女孩子们远比我们想的要强大无畏

她们清秀的面庞让小窗想起了诗人荷马惊叹海伦的场面

“她走了进来,老人们肃然起敬。”

现在或许应该将前半句改为“她们走向病房 ”

的确 没有比这更震撼的美了。

和病毒赛跑的老太太:李兰娟院士
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感染病学专家、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,、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……

这一串报出来令人咋舌的头衔都属于图上这个有着慈祥笑容的奶奶

她是李兰娟院士

这张照片摄于224日除夕夜

团圆之夜,她却一直在奔波,从杭州赶往北京,参加“新冠肺炎”疫情会议。正是在这次会议上,她与钟南山院士提出,戴口罩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有效。

17年前,她就参加了“非典战疫”,并创造了SARS“零严重后遗症”、无医务人员感染、无二代病人的奇迹

17年后,她依旧站在第一线。她所在的浙江省是全国第二大重灾区,截至2月5日下午14时,浙江确诊人数895人,治愈人数65人,无一人死亡

22日率领团队抵达武汉后,她在收治危重病人的定点医院不分昼夜的忘我工作,与当地医护共同奋斗,甚至每天只休息3小时。

她还开通了“李兰娟院士留言板”在线为网民答疑解惑

 

她不断从前线传来的声音

通过蜿蜒的网络线传递给屏幕前无数不安恐慌的心

安抚着这场寒冬疫情带来的恐慌

 

 

大仲马说“人类的全部希望,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:等待和希望。”

在前线的她们挺身而出,筑起了牢不可破的生命防线

为屏幕前每个你送来那个叫“希望”的长耳精灵

我们能为她们做些什么?

为所有奔赴在前线的他们做些什么?

是等待

在家中等待

不信谣 不传谣 配合工作 保护自己

就是对一线医护人员最大的助力

 

在这场庚子年伊始的浩大战役中

每一个名字都值得被记住

每一段故事都值得颂扬

她们是不可忽视的女性力量

她们说Girls can do anything

 

版权所有: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: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洪山路98号